现代表面技术的基础是表面科学,它包括表面分析技术、表面物理、表面化学三个分支。表面分析的基本方面有表面的原子排列结构、原子类型和电子能态结构等,是揭示表面现象的微观实质和各种动力学过程的必要手段。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分别是研究任何两项之间的界面上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科学。从理论体系来看,它们包括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一方面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的组成,原子结构及输运现象、电子结构与运动及其对表面宏观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宏观尺度上,从能量的角度研究各种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三个分支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表面科学不仅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而且与许多技术科学密切相关,在应用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面技术的应用理论,包括表面失效分析,摩擦与磨损理论、表面腐蚀与防护理论、表面结合与复合理论等等,它们对表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3.2表面覆盖技术
1.电镀:它是利用电解作用,即把具有导电性能的工件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作为阴极,通过外电流的作用,在工件表面沉积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该镀覆层主要是各种金属和合金。单金属镀层有锌、 镉、铜、镍、铬、锡、银、金、钴、铁等数十种;合金镀层有锌-铜、镍-铁、锌-镍-铁等一百多种。电镀在工业上使用广泛。
2.电刷镀:它是电镀的一种特殊方法,又称接触镀、选择镀、涂镀、无槽电镀等。其设备主要由电源、刷镀工具(镀笔)和辅助设备(泵、旋转设备等)组成,是在阳极表面裹上棉花或涤纶棉絮等吸水材料,使其吸饱镀液,然后在作为阴极的零件上往复运动,使镀层牢固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它不需要将整个工件侵入电镀溶液中,所以能完成许多槽镀不能完成或不容易完成的电镀工作。
3.化学镀:又称无电镀,即在无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化学还原在呈活性催化的工件表面,沉积出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工件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镀覆层主要是金属和合金,最常用的是镍和铜。
4.涂装:它是用一定的方法将涂料涂覆于工件表面而形成涂膜的全过程。涂料(或称漆)为有机混合物,一般由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可以涂装在各种金属、陶瓷、塑料、木材、水泥、玻璃等制品上。涂膜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应用十分广泛。
5.粘结:它是用粘结剂将各种材料或制件连结成为一个牢固整体的方法,称为粘结或粘合。粘结剂有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目前高分子合成胶粘剂已获得广泛应用。
6.堆焊:它是在金属零件表面或边缘,熔焊上耐磨、耐蚀或特殊性能的金属层,修复外形不合格的金属零件及产品,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或者用它制造双金属零部件。
7.熔结:它与堆焊相似,也是在材料或工件表面熔敷金属涂层,但用的涂敷金属是一些以铁、镍、钴为基,含有强脱氧元素硼和硅而具有自熔性和熔点低于基体的自熔性合金,所用的工艺是真空熔敷、激光熔敷和喷熔涂敷等。
8.热喷涂:它是将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材料加热到熔融或部分熔融,以高的动能使其雾化成微粒并喷至工件表面,形成牢固的涂覆层。 热喷涂的方法有多种,按热源可分为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超音速喷涂)和爆炸喷涂等。经热喷涂的工件具有耐磨、耐热、耐蚀等功能。
9.塑料粉末涂敷:利用塑料具有耐蚀、绝缘、美观等特点,将各种添加了防老化剂、流平剂、增韧剂、固化剂、颜料、填料等的粉末塑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牢固地涂敷在工件表面,主要起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塑料粉末是依靠熔融或静电引力等方式附着在被涂工件表面,然后依靠热融、流平、湿润和反应固化成膜。涂膜方法有喷涂、熔射、流化床浸渍、静电粉末涂喷、静电粉末云雾室、静电流化床浸渍、静电振荡法等等。
10.电火花涂敷:这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的高密度能量对金属表面进行涂敷处理的工艺,即通过电极材料与金属零部件表面的火花放电作用,把作为火花放电极的导电材料(如WC、TiC)熔渗于表面层,从而形成含电极材料的合金化涂层,提高工件表层的性能。而工件内部的组织和性能不改变。
11.热浸镀:它是将工件浸在熔融的液态金属中,使工件表面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取出后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工件金属的熔点必须高于镀层金属的熔点。常用的镀层金属有锡、锌、铝、铅等。热浸镀工艺包括表面预处理、热浸镀和后处理三部分。按表面预处理方法的不同,它可分为溶剂法和保护气体还原法。热浸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件的防护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12.搪瓷涂敷:搪瓷涂层是一种主要施于钢板、铸铁或铝制品表面的玻璃涂层,可起良好的防护和装饰作用。搪瓷涂料通常是精制玻璃料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也可以是干粉状。涂敷方法有浸涂、淋涂、电沉积、喷涂、静电喷涂等。该涂层为无机物成分,并融结于基体,故与一般有机涂层不同。
13.陶瓷涂敷:陶瓷涂层是以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氮化物、金属陶瓷和其他无机物为基低的高温涂层,用于金属表面主要在高温和室温起耐蚀、耐磨作用。主要涂敷方法有刷涂、浸涂、喷涂、电泳涂和各种热喷涂等。有的陶瓷涂层有光、电、生物等功能。
14.真空蒸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一定方法加热镀膜材料,使其蒸发或升华,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工件材料可以是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乃至塑料、纸张、织物等。而镀膜材料也很广泛,包括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和一些有机聚合物等。加热方式有电阻、高频感应、电子束、激光、电弧加热等。
15.溅射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正离子轰击作为阴极的靶(镀膜材料),使靶材中的原子、分子逸出,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溅射粒子的动能约10eV左右,为热蒸发粒子的100倍。按入射离子来源不同,可分为直流溅射、射频溅射和离子束溅射。入射离子的能量还可以用电磁场调节,常用值为10eV量级。溅射镀膜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较好,基片温度较低,但成本较高。
16.离子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将部分气体和蒸发源(镀膜材料)逸出的气相粒子电离,在离子轰击的同时,把蒸发物或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表面成膜。该技术是一种等离子体增强的物理气相沉积,镀膜致密、结合牢固,可在工件温度低于550℃时得到良好的镀层,绕镀性也较好。常用的方法有阴极电弧离子镀、热电子增强电子束离子镀、空心阴极放电离子镀。
17.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它是将工件放入密封室,加热到一定温度,同时通入反应气体,利用室内气相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沉积成膜。源物质除气态外,也可以是液态和固态。所采用的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如热分解、氢还原、金属还原、化学输运反应、等离子体激发反应、光激发反应等等。工件加热方法有电阻、高频感应、红外线加热等。主要设备有气体发生、净化、混合、输运装置以及工件加热、反应室、排气装置。主要方法有热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
18.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简称MBE):它虽是真空镀膜的一种方法,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精确控制蒸发源给出的中性分子束流强度按照原子层生长的方式在基片上外延成膜。主要设备有超高真空系统、蒸发源、监控系统、和分析测试系统。
19.离子束合成薄膜技术: 离子束合成薄膜有多种新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⑴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它是将离子注入与镀膜结合在一起,即在镀膜的同时,通过一定功率的大流强宽束离子源,使具有一定能量的轰击(注入)离子不断地射到膜与基体的界面,借助于级联碰撞导致界面原子混合,在初始界面附近形成原子混合过渡区,提高膜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然后在原子混合区上,再在离子束参与下继续外延生长出所要求厚度和特性的薄膜。⑵离子簇束(Ion Cluster Beam,简称ICB)。离子簇束的产生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将固体加热形成过饱和蒸汽,再经喷管喷出形成超声速气体喷流,在绝热膨胀过程中由冷却至凝聚,生成包含5×102 ~2×103个原子的团粒。
20.化学转化膜:化学转化膜的实质是金属处在特定条件下人为控制的腐蚀产物,即金属与特定的腐蚀液接触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能保护金属不易受水和其他腐蚀介质影响的膜层。它是由金属基底直接参与成膜反应而生成的,因而膜与基底的结合力比电镀层要好得多。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有铝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氧化、钢铁氧化处理、钢铁磷化处理、铜的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锌的铬酸盐钝化等等。
21.热烫印:它是把各种金属箔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覆盖于工件表面。
22.暂时性覆盖处理:它是把缓蚀剂配制的缓蚀材料,在工作需要防绣的情况下,暂时性覆盖于表面